——锲而不舍“天天会”
清晨5点起床,在这个春天的黎明中,读昂山素季的传记。这位出身于政治世家的知识女性、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京都大学的访问学者、坚定的非暴力理念信奉者,面对极权、暴力、监禁、暗杀等,温婉而坚定,从不以暴制暴。她一直追求修复式的正义,终于,她等到了自己盼望的这天。
我身处其中的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城,就在这样的阅读中悄然苏醒过来。车水马龙,熙攘众生,又满怀希望开始新的一天。而对于这一届的两会,这是最后一天。
上午8点50分出发去大会堂,参加人大的闭幕式。小组全体合影留念。对于大部分代表而言,可能是最后一届了,所以格外珍惜最后在一起的时光,纷纷抓紧时间留下一些照片作为纪念。照片定格着这一次的相聚,却无法定格住大家心中的思考。因人民而聚,为人民而散,回到各自的岗位,犹如鱼儿回到水中,即将开始的又是全新的征程。
10点钟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准时开始,按照常规,仍然是吴邦国委员长主持。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闭幕会比以往推迟了一个小时。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尽管每一年都在进步,可地平线总在脚步的前方。从表决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于预算报告和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大家多少有些依依不舍的伤感。五年的两会,每次十天左右的朝夕相处,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虽然还有一年的履职时间,但毕竟这是本届的最后一次大会了。
行行重行行。疏落的人流,熟悉的景致,在车外缓缓流逝。这寥廓街道,此时感觉竟如一条时光长河,水波不兴间,悄然流转。是怀揣着怎样的热望而来,携带着怎样的期待而走,更重要的,其后将如何付诸行动?
我的确是幸运的,因为这些年中伴随着新教育行走,双脚始终能够踩在这片坚实的大地上,有如神话里的阿喀琉斯,不断从大地之母身上,汲取灵魂的养分,得到不竭的动力。
就像在成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一次次从建议回到建议之时,阅读这件事,在全国一千多所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里,却已经成为现实、已经蔚然成风;就像在应试的压力下,全社会俨然把教育组合成一副镣铐时,无数新教育老师却戴着这副镣铐,跳起了自己的舞蹈,唱响了自己的生命传奇……
我无数次懊恼自己,作为个体我能所付出的实在有限,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也有很多次,我被多重事务围剿得心力交瘁,发出“我已经被新教育绑架了”的慨叹。可是,无论是喜是忧,我触目所及处,都能见到我付出的仅是点滴,却让成千上万师生由此被新教育吻醒……
值得。
正如我在给儿子的信里写过的那样:说不苦不累,那是假话。但是,看到那些乡村的老师和孩子因为新教育而拥有另外一个世界,又觉得心有不忍,觉得真的值得。那种快乐和幸福,真的是没有经历者难以想象的。
再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是人生不可复制的宝贵经历。是经历的一切,让我得以与最普通的一线教师亲近、得以向最纯真的新教育孩子学习,让我的心灵被这些平凡而神圣的人们一次次涤荡。是这一切在不断催促着我、鞭挞着我,让我不能放弃前行,不能停止成长。我发起的新教育,真正教育了我,改变了我。
但是,尽管新教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已经是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那却也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作为民进的一员,我还能多做一些什么?作为人民的代表,我又如何做得更好?反复的追问,思绪万千。一年中所思、两会中所提的建议,这些来自于民间智慧、以我之口言说的声音,不断在脑海里浮现、回响。
下午三点,做客人民网,通过微博进行微访谈,主题是“谈教育公平”。我认为,现在不公平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导向所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各级政府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办好若干学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向好学校集中,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因此也越来越大。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尽可能把那些最薄弱的学校优先办好,根据木桶原理,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所以建议在新增加的教育经费中应该优先向农村、向西部、向薄弱学校、向弱势人群(如民工子弟学校等)优先倾斜。
不知为什么,当人民网的访谈结束后,我突然真正地感觉到:一年一度的两会,结束了。
每年的两会,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个人参政议政的一件大事。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很喜欢今天在《京华时报》读到的记者的这段文字:“代表委员从人民中来,最终只能回到人民中去。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伟力,只存在于亿万民众之中。江山永固,人民长存。在共和国年表上刻下自己名姓的那些人,因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言,所以一定是不朽的。”
是的,代表和委员总是暂时的,只有人民是永恒的。作为两会的参与者,在自己的任内,如果能够真正反映民情,表达民意,为民代言,才能够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两会虽然结束了,我心目中的两会,其实并没有落幕。
在有的人眼中,这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即便如此,演出也只是整个剧目的呈现高潮,为它的准备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持之以恒,勤练内功,才能够有精彩的演出呈现。
但在我心中,两会不过是众声的一次云集。甚至因为众声喧哗,永远会有切肤之痛的呐喊会被喧嚣掩盖。大音希声,尽管如今有网络的便利,可如何倾听、收集、整理、转呈人民的声音,尤其是那些弱者痛至无言的心声,是功夫在诗外、功夫在日常。
能够听见人民的呼声、能够为此奔走的时刻,就是真正的两会正在召开。我坚信,世界最终是靠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地缓慢改变。只有平时“天天会”,才有精彩的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