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革,不突破:发展之路上中锐....
携手香港Aedas,中锐助力苏....
中锐公益ㅣ眼里有景,心中有爱,....
中锐集团荣获“2018上海民营....
中锐公益 │ 2018中锐·启....
中锐地产获得北京核心区高端商办....
中锐控股成功收购丽鹏股份控股权
中锐地产集团荣获“2018中国....
同心·同路·同享|中锐地产集团....


中锐杂志 首页 > 中锐杂志 > 第94期

关于网络“大神”的文化解读
 
       甘如饴(上海作家)
 

曾几何时,网络文学中的高手,被称为“大神”。从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到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唐家三少、烟雨江南……诸神横空出世。阡陌纵横、金戈铁马的网络上,多少神扬眉出鞘,多少神灰飞烟灭,多少神逐鹿中原,网络文学在死过之后获得涅槃,成了“神”。

网络文学的类型缤纷绚烂,青春、校园、玄幻、历史、都市、武侠、搞笑、穿越……乱花渐欲迷人眼。玄幻类的《诛仙》、都市类的《告别薇安》、搞笑类的《悟空传》、校园类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武侠类的《英雄志》、盗墓类的《鬼吹灯》、惊悚类的《奇门遁甲》,都走红一时。然而,网络文学毕竟只是一种精神快餐。在忙碌紧迫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不大愿意费神去琢磨经典名著中的思想深意,因此网络小说的故事性就成了它最为显著的优点。如历史类代表作《明朝那些事儿》,其成功之处在于,摈弃了正史的枯燥乏味,所撷史实在字里行间融合了强烈的时代感,从而使阅读产生了清风明月的超爽体验。穿越类代表作《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甄嬛传》网上热捧直至改编成电视剧。因为穿越小说在天马行空的时空交错中融入了年轻人恣意的追梦和臆想,引发了言情读物的一次大变革,“穿越”犹如一个梦工厂,渴望休憩的人们在那里领到一张永不过期的免费券,随时兑换快乐和轻松。

网络收费的阅读模式,成功打造了多位百万元年收入的网络作者。但其按字数收费的特点,也决定了网络作者必须是“码字”高手,  网络写作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流行什么写什么”。写手明星制,在网络文学时代飞速运转。新东东来啦!网络文学为摇摇欲坠的中国出版业不断注入保业的强心针,已成为文学出版市场巨大的掘金场。网络文学带有明显的游戏性、反讽性、互动性、娱乐性,而这些正是传统文学无法认可、无法承载的风格。类型文学一再冲击文学出版市场,当年明月、天下霸唱的作品,都成为年度畅销书籍,网上付费阅读这种赢利模式应运而生。如《鬼吹灯》人气飙升,被改编成电影和网络游戏,作者天下霸唱成为网络作家入选福布斯排行榜第一人。

据统计,我国现有网民近一亿人,网民将呈跃升趋势。在信息时代,不会上网被称为新文盲。上网,已介入和覆盖当代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学已经毋容置疑地侵入视野,人们按照惯性用一种“纯文学”的标准来打量这类仿佛来自外星的文字。网络文学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质疑声纷起。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最深刻的人生,让人见识到所有智慧的汇集和想象力奇特的表达方式,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自由表达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生活的聊天式互动,这些都在刺激和嘲讽着传统文学。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然而,网络文学有着自己固有的弊端,充溢着更多的矫情和伪饰、谐谑和怪异,又由于网络是一个倾诉的空间和宣泄的角落,消极因素在所难免,良莠不齐、过度自由,低俗有余,雅洁不足,对哲学的、人性的、灵魂的挖掘难以深刻有力,其文学素养经不起推敲。收费阅读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倡导很好的价值观,罕有人在研究什么是万世流芳的好东西,不认为像曹雪芹那样花毕生精力写《红楼梦》是该做的事。

人们讥讽网络文学未能给中国文学带来真正的创造与震撼,未能诞生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新一代的网络作家们以每天万字的速度忙着埋头码字、赚钱,无暇抬头去看主流文学界的评论。网络文学只顾继续在通往市场的路上一路狂奔,但似乎来不及思考能否留下经典作品,并真切地“穿越”文学圣殿?

然而,在同一个时代,传统文学也并未产生让人无法不提的经典杰作。于是理性的观点认为,网络和纸质媒体一样,都只是文学的载体,本质上都承载文学精神。网络作者的肤浅、缺乏内涵是阶段性的, 岁月磨砺作家,他们的创作会逐渐严肃起来。如军事类的网络佳作有《弹痕》、《国家安全》、《中国制造》等,以崭新的文笔舒展军人情怀。有的网络文学也确实出神入化,纯文学不一定能成为它的对手。如网络小说《新宋》(阿越著)描述一个当代历史系大学生回到北宋,利用千年的知识积累,与历史上的各种杰出人物进行接触碰撞,对北宋王朝进行改革。天才的想象、宏大的架构、激烈的戏剧冲突,文笔清新的同时,不乏深刻的思想哲理性。《无家》(雪夜冰河著)描写一个农民被迫放下锄头拿起枪,离开土地和女人,先打日寇,再打解放军,再赴朝鲜打联合国军,身经百战,创伤累累,为着心中那个坚定的希望,一次又一次举起自己的枪,走完回家的路,向中国曾经走过的沧桑致敬!网络文学中的部分精英,文学精神并没有丧失,并不缺少对人生的严谨审视、对精神生活的严肃追求、对自由民主的严厉的战斗性。

从当年以“轻舞飞扬”为网名的少数人独领风骚各几年,到现在的高手云集星光灿烂;从当年几部作品的窜红,到今天大量作品的蜂围蝶绕;从当年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分道扬镳,到今天的融汇贯通乃至殊途同归。融合,终成大势所趋。网络作家慕容雪村一语道破,现在很多作协会员也上网发文,很多网络写手也争着加入作协,在不远的将来,我肯定他们都是一伙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会呈现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局面,纯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分野会越来越小。网络,毕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会有很多网络文学高手出来。著名传统作家王蒙被聘为盛大网络的文学顾问时,题词寄语网络文学:文以清心,网更动人。

2012年的“书香中国”活动中,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和讨论愈加频繁。对于中国来说,网络文学就像微博那样,影响社会、改变社会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网络的特征,就是民主和参与,不仅仅在文学领域,在所有的领域里,网络的发展都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在越来越多的人顺应和利用网络的时代,人们除了迎接,还能有更好的选择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返回首页 | ENGLISH | 关于中锐 | 中锐业务 | 加盟中锐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案 14027311号-1
Copyright 2014 中锐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