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年访谈录
2012年,对于中锐集团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教育积极进取,地产厚积薄发,社会给予的一个个奖项,正是对于中锐人辛苦努力取得的成果的认可。
遍布全国的中锐人,秉承着合作共赢、忠诚守信、勇于创新、敏锐干练、志存高远、求真求实的中锐精神,努力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在癸巳年来临之际,交上一份答卷。
中锐教育:五大体系协同发展
C =《中锐chiway》
Z=邹晓东 中锐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
C:2012年,教育集团是否已经按计划完成了年初目标?
Z:经过教育集团同仁一年的努力,已按计划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
C:2013年中锐教育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业务拓展、院校管理、招生就业方面都有么样的目标?
Z:2013年是中锐教育集团的科学发展之年,我们将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质量一流、品牌卓越、效益显著的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
1、业务拓展的针对性。截止目前,中锐教育集团在全国基本完成在东北、华中、华北等区域的战略性业务布局,对于其他区域,将按照业务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因此业务拓展的目标是求精而非求广,这对我们的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院校管理的系统性。华汽教育的近四十所院校的管理将是公司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牵涉到公司品牌形象的建立,同时也对公司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院校的管理将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借鉴行业优秀经验,把中锐合作院校打造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集群。
3、招生就业的开拓性。这里开拓性是指要发掘新的招生渠道、宣传方法,同时要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
C:2012年对于中锐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2013年,又会为中锐教育带来什么?
Z:2012年是能力提升之年,在2012年中锐教育集团做了很多的准备:管理上,实行了事业部体系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业务职责,业务划分更加明确;人事上,随着业务的扩大,更多的优秀人才包括外籍人才和高管人才加入中锐;区域管理上,实现了大区管理制,并准备向分公司管理形式过度;产品方面,确定了中锐教育研究院作为产品研发中心和公司发展驱动器的功能,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更有保障。
2013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集团发展。2013年的主题词是“精品致胜”,即在全国院校平台、大区渠道基础上,推出若干高质量、高竞争力、高盈利能力的战略性产品。
C:中锐教育集团从去年的“三驾马车”发展到今年的“五大体系”,能介绍一下2012年中锐教育集团的成绩吗?并具体介绍一下五大体系。
Z:在2012年,三驾马车:华汽项目、iDUP项目和国际教育项目,作为三条产品线协同推进。华汽教育完成了年初的业务拓展目标,基本实现了全国的业务布局;iDUP项目成功升级为MiDP项目,2012年11月28日,MiDP移动互联网创新工场项目在江苏如皋正式投入运营;国际教育项目也实现突破,2012年6月1日,中锐教育集团与美国同类学院排名第2位的BC学院签约在无锡设立BC学院无锡国际教育中心,提供美国副学士学位课程,此外BC学院成都国际教育中心也已签约,近期启动招生。
在2013年,中锐教育集团业务体系在横向和纵向上进一步扩展,华汽教育、MiDP、企业培训、国际教育、敏捷科技五大战略产品体系将“齐头并进、互动发展”。
1)华汽教育汽车职业教育体系:依托教育研究院课程研发团队与全国优秀的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职业化的汽车后市场精英人才。
2)MiDP移动互联网开发教育体系:针对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通过课程置换和集中实训的方式培养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才,同时依据MiDP创新工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孵化优质的移动互联网项目。
3)企业认证与管理培训体系:为汽车行业主机厂和4S集团提供高端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同时针对汽车行业的职业认证资格标准,提供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保险查勘等职业岗位的认证培训。
4)国际教育合作办学体系:积极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国内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积极尝试在海外投资办学。
5)敏捷科技教学软件和实训仿真体系:结合汽车专业教学需求,开发和销售汽车营销/保险类的教学和仿真实训软件,并提供汽车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C:刚刚结束的十八大对于教育行业做了不少讨论。这些变化,在未来的一年甚至五年间,对于中锐教育会来带怎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Z:十八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支持,对于中锐开拓中职领域的业务有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中锐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也让中锐站到了更高的发展起点,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当然,挑战也更严峻。不管市场环境怎样变化,坚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公司将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新的业绩。
中锐地产:效益与质量并重
C =《中锐chiway》
L=李斌 中锐地产集团总裁
C:2012年,楼市调控政策一直被严格的执行着,公司在今年这样的市场情况,执行着什么样的应对战略?在市场分析、内部管理上是如何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的?
L:今年上半年地方微调调控政策较为频繁,楼市现反弹迹象。为巩固调控成果,防止房价反弹,今年以来,中央及相关部委多次重申房地产调控不放松,表明了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坚定决心,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政策将呈现稳中趋紧,市场也将以平稳为主。
在现今国家对房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房价走低,去化减速,企业融资方式困难,资金回笼缓慢。因此我们审时度势,市场分析方面,在房地产市场整体房价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宏政策及市场形势的研判,研究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去化水平、市场细分等,积极探讨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在内部管理上,强调精细化管理以及效益、质量与规模的有效提升,注重自身业务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开源节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C:在继和润家园、和泰家园之后,2012年又取得了位于苏州市金阊区虎池路以西、金筑街以北的G3保障房用地,成为了中锐地产保障房建设中的第三朵金花。在国家对于保障房越来越重视的今天,集团是否在保障房参建方面有新的计划?
L: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600万套,2011年已开工1000多万套,2012年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随着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未来我国将进入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时代。
近年来,集团一直积极投入保障房建设,先后参与了苏州和润家园、和泰家园保障房项目的建设,并获得了“2011年度全国保障房建设优秀企业”称号。此次获取金阊区G3保障房用地后,集团仍会积极寻求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的契机,履行社会责任,为推进我国保障房建设作贡献力量。
C:今年公司金山、苏州、张家港、无锡、宣城项目的销售情况不错,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得在房产市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
L:今年集团商品住宅(除定销房外)的销售在10月份基本完成了全年的计划指标额,主要原因,我想重点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在战略层面上,集团早在2011年底工作会议上就对今年的市场走势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根据集团总体战略需求形成了“顺应形势,灵活应变”的指导思想,在编制全年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还针对性地编制了上半年的强攻目标,要求集团各职能部门、各地区、各项目在上半年打响“抢进度,保供应;抢预售,保销量”的战役。进入下半年后,结合各项目市场情况实施“优价优量”的策略,在平稳的节奏中逐步提升各物业类型的销售价格,保证了集团收益的最大化。
其次在战术层面,上半年,领先市场一步在2、3月份针对无锡地区两个项目打响了第一战,随后金山龙湾一号项目在3、4月份的上海别墅销量排行榜中位列前茅,宣城中锐第一城项目采取“少量多批,小步快跑”的推盘节奏,也实现了项目销量持续领跑宣城的销售势头。张家港尚城国际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品牌造势活动,紧紧抓住“高品质,高附赠”的产品优势进行全方位推广,实现首次开盘顺利热销。下半年,除针对张家港尚城国际项目、宣城中锐第一城项目实行“持续加推、推广创新”的顺销策略之外,重点还在9月份针对无锡隽苑项目的重新开盘上市、金山龙湾一号项目二期最后两栋小高层全新开盘,在集团层面整合形成了“五城联动”的主题活动,使集团的各个项目均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最后在执行层面,集团在今年保持了一支稳定的团队,并一直强调积极应对的工作作风,仔细研究市场实时调整思路,充分整合各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为今年的整体工作奠定了基础。
C:在2013年,中锐地产的目标是什么?在未来一年将如何发挥的特有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升值?
L:2013年,集团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注重经营效益与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密切关注十八大后行业调控与市场的变化趋势,通过把握政策、市场的动态变化,积极应对。
来年,集团还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凝聚力强的团队,更好的服务、指导于各项目的生产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并突出自身核心竞争力,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锐文化:新的航线
C=《中锐Chiway》
S=孙伯元 上海中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C:2012年中锐正式踏足文化行业,是经过怎么样的规划与蜕变才决定进军文化产业的?
S:实际上,中锐很早就注意到了文化产业,因为中锐是教育起步,很自然的就能看到文化。而且文化消费,是高附加值的,是头脑创造价值,并且能引领消费转向
在2005年的时候就会有关于、研究文化产业了。但是一个要涉足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多方面的考量。虽然很早就开始关注,却仍然需要成熟的时机。其中涉及到经济实力、经济环境、市场因素等。2006年与2013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不同的,这七年的时间,中锐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市场环境都更加成熟,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锐文化亮相在大家眼前。
做任何的行业,需要有一个前期的“加速剂”,中锐很幸运的找到了这个加速剂——“小火车托马斯”。“小火车托马斯”将为中锐带来的是长期的优势以及行业领跑的身位。中锐将于“托马斯”进行长期的独家合作,这对于中锐在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有很大提升的。因为知识可以学的,比知识更难学的是人们已经形成的概念认知性,动漫的速生性非常强,可真正能几十年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好的品牌一定是有经年沉淀的。“托马斯”满足就是能满足人们某些的需求,才能留存如此之久。
不过,毕竟文化产业范围太大,太多空白点可以进行挖掘,中锐需要专注一个方向进行发展。中锐准备以休闲连锁的方式来推进,今后的关键问题在于在寻求到坚实的合作伙伴,拿到核心元素后,如何去找到一个最适合的经营管理运行模式。
C:请介绍一下中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S:上海中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中锐集团在2012年新成立的分公司。主要对于文化产业进行拓展。目前,文化公司聚焦在“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业务之上。
“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是连锁性质的家庭娱乐场所,孩子可以来到这个空间内进行游乐,家长也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空间。俱乐部里的娱乐设计非常丰富,有设备类的游乐项目,有软包区域的游戏室,还有供家长们休憩、交流的休息空间。在环境的设计、产品的感官处理上“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 异于国内现有的任何儿童游乐中心。
中锐文化的第一步是想要达到“孩子玩儿的开心,家长省心”的目标。
C:2013年中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个目标是什么?
S:2013年,中锐文化将开始新航线的探索。在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品牌定位之后,将计划付诸于行动。第一家“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将在上海正式开业。
中国市场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是要在住宅红线之外,建立一个安全的区域,孩子可以安心嬉戏,家长也可以又相对私密的空间。
当然,要将这个目标实现,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磨合。公司会尽快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希望在2013年上半年,第一家“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可以与小朋友们见面。而2013年也是“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标准化建立的一年,在建立标准化模式之后,才能将这种新的家庭娱乐方式推而广之。
C:2013年作为中锐文化产发展有限公司对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规划与设想?
S:在中国,更多的白领是居住在房屋面积较小的户型中。即便是2010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平米,在一个三口之家也很难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单独的娱乐空间。更何况,在中国,更多的家庭是双职工家庭,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时间较少;中国特殊的生育制度也让孩子们与同龄人的交流变少,似乎除了同龄人之外比较难结交到新朋友。这样的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性格容易出现缺陷。
而中锐文化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希望给附近的几个小区的提供一个公共的儿童、家长娱乐休闲俱乐部,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健康的生长平台。这就是中锐文化未来的目标。
这不是说具体五年、十年的目标,比如哥伦布寻找新大陆,只要他一路向西,那么久一定会发现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但是在航线中偏北或者往南一些却并不能影响他最终的目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一路向西”——首先为第一个“家庭室内主题俱乐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