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革,不突破:发展之路上中锐....
携手香港Aedas,中锐助力苏....
中锐公益ㅣ眼里有景,心中有爱,....
中锐集团荣获“2018上海民营....
中锐公益 │ 2018中锐·启....
中锐地产获得北京核心区高端商办....
中锐控股成功收购丽鹏股份控股权
中锐地产集团荣获“2018中国....
同心·同路·同享|中锐地产集团....


中锐杂志 首页 > 中锐杂志 > 第94期

字品与人品
 

——从国学角度审论书法

 

上海作家:甘如饴

 

《弟子规》里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字写不好,源于心思不正。古人常说,“书,心画也。”书法,无非就是人的心理描绘。每一根线条,抒发的都是情感和人心的变化。所以,写字无论隶篆楷行草,先正心。

大家都知道楷书四大家是唐朝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朝赵孟頫,但可能不大了解颜真卿所书的《祭侄文稿》,又被称誉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二,排位仅次于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兰亭序》。在十大行书中,写得比《祭侄文稿》好的真不在少数,如“宋四家”中的黄庭坚、米芾。在我看来,颜真卿的楷书自然是顶尖高手,书法史上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但若论行书,不见得就比米芾和黄庭坚强,然而米芾的《蜀素帖》和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贴》,在十大行书中也仅排位于第八和第九。这其中的道理,只有站在“国学”的角度,才看得清楚。

首先,颜真卿是一位高尚的道德君子,他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在国学典籍中与《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齐名。颜真卿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宦海生涯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当一名清正廉洁的高官,正如国学里常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在仁义道德之外,孜孜不倦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里,他的字,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气概凛然,这种书风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最喜欢颜体的“点”,每一点都像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坠石,而这些沉甸甸的坠石,仿佛一代书家的身世结局,千年之后仍然揪扯着我的心。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一向妒贤嫉能,想趁机借刀杀人,故意派颜当特使前去劝谕,亲朋们都劝颜真卿托故不去,可饱读国学的颜真卿了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道所在,我脑海里翻腾的画面是这样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之类的国学名句萦绕在颜真卿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他对亲朋们吟诵了一段国学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一片沉默中他又忿然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于是昂然走出,一边喃喃自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乱臣贼子李希烈哪里容得下一身正气的颜真卿,竟将一代书法名家缢死。半年后,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举国悼念。秉性正直、义薄云天的颜真卿,从此得到万众敬仰,其书法地位也遽然提升,人们喜欢他的字,更景仰他的为人。就连傲视群雄的文坛大家苏东坡,也由衷地欣赏他,发表言论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苏轼一生不服别人,就只佩服诗圣杜甫、散文家韩愈、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在书法造诣上,位列“宋四家”之首的苏轼,甘愿居于颜真卿之后。苏轼的好字很多,但能跻身于十大行书第三名的,也只有吻合国学修养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黄州寒食诗帖》。

安史之乱时,能躲的人都躲开啦,他们记得的也是国学名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颜真卿是人如其字,宛如他在书法历练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为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样,在那样的处境下,他选择了另一条国学名句“见义不为,无勇也”作为信念,挺身而出与堂兄常山郡太守颜杲卿联合起兵抵抗。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抱着与颜真卿同样的信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终于舍生取义。善后时只收敛到颜杲卿一足、颜季明头骨,可知当时的壮烈。没有人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只是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信念的护送下,赴死也就从容。《祭侄文稿》就是颜真卿为祭奠年轻殒命的侄子而写的,在写到“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几个字时,极度悲愤的情绪起伏反应在翰墨中,飞动的笔势,凛然而神伤,写时根本未经任何准备,随手拣用的不过是一管微秃之笔,也完全忘了什么蘸一次墨写几个字的章法,写到墨枯写不出来了,才想起还得蘸墨,整篇《祭侄文稿》,墨色的浓淡枯饱的变化,完全脱出窠臼出乎意料。又因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饱受儒训的他,悲愤之外,更回归刚正、坚贞,笔法渐趋庄重、沉静。我临过颜真卿的《勤礼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我的手笔犹如波涛里的乌篷船,摇摇晃晃,但还算能抵岸,但对《祭侄文稿》,我真没法临摹,晃得太汹涌了,仿若极限运动里的蹦极跳,心跳得难以承受,再临下去,墨汁要打翻。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真卿书写《祭侄文稿》时五十岁,正是“知天命之年”的人生境界,对生命与书艺在反省中得到彻悟,并将生命哲学贯串在书艺哲学中,每一个点横撇捺,都是淋漓尽致的生命轨迹,不管是散锋还是藏锋,都是对天地的了悟,鳞次栉比的飞白中,激射的是人格的光辉。到了这般境界,天下行书第二的名分,自是“当仁不让”了。

宋四家“苏黄米蔡”中,苏轼的人品符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黄庭坚符合“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米芾符合“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们三位的人品配字品,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末位的那个“蔡说来话长了。

中国书法是独特的,不纯是艺术,更与人的道德操守相辅相成。就拿国学名句“德不孤,必有邻”来说吧,一个人,如果大德光耀,字写得一流,那就是顶尖。反之,人品恶劣,字写得顶尖,也无人传颂。

一般而言,每种字体多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如欧体、颜体、柳体等。可是有一种字体,却彻底抹去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取代,这就是宋体字。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后来人们又参照秦桧宋体字的结构和笔意,改成颀长秀丽的仿宋体。秦桧博学多才,是通过状元及第“学而优则仕”的,他的书法极好,还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创立了宋体字。假如他能像国学所崇尚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他在试卷上所充分论述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国学修养统统付诸实践,那么今天的仿宋体应该叫做“秦体”的。可秦桧人品实在太差,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为世人所唾弃,甚至将他的形象铸铜永跪于西湖畔岳武穆墓前,遗臭万年。秦桧的书法如《风墅帖》、《偈语帖》,也受本人连累,鲜为人知。

无独有偶。蔡京的书法,在当时不是一般的好,简直是极品。众所周知,宋徽宗是有极高造诣的书画家,瘦金体的开创者,能在他的画作中题跋的书家,那不是一般的,蔡京就是那样一位享誉书坛、皇帝钦佩的大书法家,其字姿媚豪健、痛快沉着,最能体现宋代崇尚写意的美学情趣,从蔡京流传下来的墨迹《节夫帖》、《宫使帖》看来,法度严谨却非拘谨,字形飘逸却又有章法,楷书如高人逸士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胃公子光彩照人。可坏就坏在了他的为人上。北宋祸国殃民的六位大奸臣,史称“北宋六贼”,其中四人属于喽罗级别,只有蔡京和童贯才是主要人物,腐败得一塌糊涂。国学名言有一句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意思是,即使像周公那样才华横溢、美轮美奂,假使为人骄横跋扈、贪婪吝啬,也啥都不是。这个周公,和曹操《短歌行》里所敬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里那个高风亮节的周公是同一个人,辅助周武王、周成王安定天下的大功臣。蔡京的官位和书坛地位,犹如宋朝的“周公”,可是人品连给周公提鞋都不配,人们从感情上实难接受他,到最后甚至不愿意承认“苏黄米蔡”中的“蔡”是蔡京,而宁愿把这个荣誉牵强附会在另一位名叫“蔡襄” 的人身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品决定字品,“苏黄米蔡”中的“蔡”究竟指谁,由于国学的强大介入,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桩书坛悬案。

当代书法家不少,若要我说,还是为人平和淡定、虚怀若谷的启功先生,备受推崇,启功写过一首对联“能把忙事当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是我的最爱之一。斯人已逝,现在的书法家中之所以还没有谁达到公认的“泰斗”级别,除了字品一流,更要有怎样高洁的人品,才当得起“冠绝古今”之誉呢?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今年计划写的这个系列,包括国学与书法、绘画、茶艺、音乐歌舞、旅游几篇,愿大家喜欢并受益。

 

知识链接:1、天下十大行书依次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欧阳询《张翰思鲈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诗贴》、李建中《土母贴》

2、《麻姑仙坛记》,颜真卿书,小楷,刻成石碑竖在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仙都观内。后人又在碑背镌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该字碑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返回首页 | ENGLISH | 关于中锐 | 中锐业务 | 加盟中锐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案 14027311号-1
Copyright 2014 中锐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