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当前仍有约六成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有的正“骑驴找马”,静待更好的工作岗位;有的则仍在挑挑拣拣,不愿“先就业后择业”。然而不论是哪类人群,这些曾经被标榜为“香饽饽”的高学历人才都不得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加入待业青年的行列。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13级中锐学子就业协议签订仪式
与“最难就业季”形成鲜明比照的是,中锐学子2013年的就业率达到了98.2%。学生刚入学就已成为企业的“新宠”。2013年11月1日,中锐教育集团合作院校——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2013级中锐学子就业协议签订仪式。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柏劲松、书记郭喜梅、副院长王瑞清,汽车教研室主任刘玉凤等相关领导,2013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近200名新生及全体“华汽”教师参加了此次仪式。根据就业协议,新生毕业后将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汽车经销商集团、汽车企业、汽车4S店工作,实现无忧、有发展地就业。
究其原因,用人单位看重学历时,首先拼“牌子”,看重求职者拥有哪个学校的文凭,中锐教育集团合作院校大多来自全国示范骨干职业院校,“牌子”过硬;其次,拼“技术”,中锐教育集团采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学生全程实战实训,专业考核,技术更前沿,手法更熟练。再者,中锐教育集团与全国知名汽车经销商集团、国际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平台,为广大中锐学子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2011年4月起,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华汽教育”项目进行合作办学,共建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技术与服务营销专业,以全日制3年制、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专业人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轻工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始建于1956年。学院拥有4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四十多所国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为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学历需求,学校与天津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先后获得了“自治区文明单位”、 “自治区社会奉献突出单位”等荣誉,学校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在2007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水平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