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革,不突破:发展之路上中锐....
携手香港Aedas,中锐助力苏....
中锐公益ㅣ眼里有景,心中有爱,....
中锐集团荣获“2018上海民营....
中锐公益 │ 2018中锐·启....
中锐地产获得北京核心区高端商办....
中锐控股成功收购丽鹏股份控股权
中锐地产集团荣获“2018中国....
同心·同路·同享|中锐地产集团....


中锐杂志 首页 > 中锐杂志 > 第94期

留学热背后的国际化教育市场面面观
 

近年来,中国的“留学热”成了国内外媒体的热门话题。2012年,中国各类型出国留学人员达到37万人,2013年更是超过了40万人。连续十多年的留学热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仅中国大陆就出现了包括新东方,环球雅思等留学培训概念的上市公司,海外围绕着留学市场形成的巨大产业链背后甚至出现了金融大鳄的身影。美国著名的教育集团Kaplan背后是金融巨鳄巴菲特,全球连锁的国际学习集团Study Group2004年以18亿人民币被收购后短短4年就以30多亿人民币的价格被福布斯排名前30的富豪收如囊中。

不仅是市场上企业界的动作,各地政府和高校也高度重视国际化教育发展,上海市十二五计划中为国际化教育发展预留了巨额预算。纽约大学上海校园在2013年开始招生,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利物浦大学在苏州已经运营了数年,美国杜克大学昆山校区正在筹建,美国德怀特中学在上海七宝中学的校区2014年开始招生,20149月上海大学筹建中的中美中加合作影视学院即将招生。

而最新传出的小米雷军与著名语音软件YY联手推出永久免费在线托福雅思培训的消息,被业内认为是吹响了移动互联概念颠覆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号角。

在中学教育方面,沿海地区几乎所有城市的中学都建有国际部,所谓A-level课程,AP课程,IB课程,中加课程等等纷纷登场,一时间百花齐放,2013年高考前上海某重点中学330名毕业生居然有170名已经拿到美国高校的录取。很多地区的家长几乎是到了人人谈出国,家家问留学的地步。

 

然而在留学热催生的国际化教育市场异常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近几年因合作办学,国际课程产生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缺少对海外教育机构和国际化教育概念的深入了解和理解而导致的上当受骗。

 

其实目前围绕国际化教育产生的产业链大体可分为几个层面

1、海外教育机构,名牌大学,中学。这类机构在产业链的上游;

2、海外桥梁课程机构,提供过渡性教育培训

3、中介机构,负责为海外教育机构招生,属于上游产业的经销商;

4、国内各类型的培训机构:提供托福雅思等语言培训,SAT美国高考,GRE,GMAT培训等

5、国内传统的大学中学,提供生源。处于产业链下游

 

而在国内大学出现的合作办学,中学出现的国际部现象其实是产业链条的上游与下游的直接联合,跳过了中间层,从而获得了比较好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不过要能真正做好这样的项目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合作的海外机构资质品牌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才有可能找到个好的合作伙伴,往往很难解决的就是门当户对的问题,以及市场定位的问题。一个先例就是某家机构过去为了适应04年到08年的英国留学热,而设置了针对英国留学的项目,但是没想到09年以后市场全面转向,70%的市场需求是美国留学,结果非常被动。

 其次必须解决所有原来通过中间层解决的问题。例如语言培训,学分认可,签证问题等等。这个领域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不少国内的办学机构都在最后关头惹了麻烦,学生在你这里读了几年国际课程,假如最后出不去,家长学生岂能善罢。不少群体事件起因就在这里。

最后在教学的组织管理上是否能够得到国际性的评估机构认可,涉及到如何按照海外的管理模式管理逻辑进行运作。对于国外教育理念体制模式的了解非常重要,很多的国际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解而导致外方与中方的理念冲突,最终导致项目夭折。

 

国内国际化教育市场的需求巨大,2000年英国领事馆文化处与国内教育机构进行过一次市场调研和分析,预测到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将达到100万人次。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真实数据与此次预测完全吻合。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机构也在纷纷改革,不仅是要学生走出去,更希望通过改革把海外的课程引进来,让更大量的学生不出国门也能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整个市场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并存。历史上,中锐集团在这个领域都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未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前途不可限量。

 

 

 

 

 

 

 

 


  返回首页 | ENGLISH | 关于中锐 | 中锐业务 | 加盟中锐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案 14027311号-1
Copyright 2014 中锐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