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锐教育集团总经理周肖兴访谈录
C:李克强总理2月26号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在随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政策层面来看,职业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好,在这种情况下,中锐教育集团将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Z: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职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甚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切入口。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做官、谋求高层次的社会地位,成为唯一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他们不会把接受教育跟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科技发展以及为国家做贡献联系起来,这是“官本位”的传统文化理念决定的。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提出了要从“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的新要求,要想实现这个变化,教育是根本问题。李总理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将职业教育提到国家教育政策的高度来讨论,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可喜的改变,值得我们欣慰。
国家把职业教育改革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技术发展相提并论,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开展的一次教育革命。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实体学院还是华汽教育板块,中锐教育集团主营业务依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广阔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我们选择了汽车后市场服务作为主打事业,是顺应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数量逐年增长,这对汽车的后市场服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中锐教育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教育服务商和投资商,必将抓住机遇,努力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C:2014年,中锐教育集团发展新思路是什么?
Z:中锐教育集团经过近多年的发展,在一批又一批的中锐人共同努力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锐教育集团拥有自主研发的教材、高科技的教学软件、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遍布全国50多所院校的自有师资团队,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此外,我们还和多家大型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关系,与用人单位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通畅的就业渠道。
今年,中锐教育集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针对业务的升级、集团内部形式的变化,我们会做一些机制上的调整,旨在加强内部管理,使机制更加合理、顺畅。
作为一个教育型企业,除了传统的汽车职业教育之外,我们还在积极研发新的教育产品,以加快集团的多元化进程。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为了取得发展,企业需要主动吸纳不同文化的精髓,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中锐教育集团一直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更是把国际化提上了工作日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如何利用集团现有条件,进一步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二是如何研发国际化的教育产品。
我们相信,国际化将成为新的助推力,推动中锐教育集团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C: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中锐教育集团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
Z: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锐教育集团在高等职业教育后汽车市场领域已经初具规模,占得一席之地。在未来,中锐教育集团会通过一些新的举措,不断提升集团实力,以崭新的面貌为社会做贡献。
集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集团的发展:
1、 解决教育产品更新换代的问题。
目前我国做汽车职业教育的企业很多,竞争激烈。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发展新政策,审视自身情况,未来我们将通过提升内涵来增强产品竞争力。
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新车型、新品种、新能源日新月异,如何更快更好地吸收新成果,内化到我们核心产品中,让中锐教育的产品、中锐教育的教育模式,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是我们的研发团队考虑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中锐教育集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们要想一直保持这种优势,就一定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到我们的教材、实训设备以及教学模式中去。
2、 加强与院校的深度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目前我们与50多家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了达到深度合作的目的,我们引进了教育部正在推广的“现代学徒制”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与合作院校以及企业密切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其次,建立汽车高等职业教育后市场服务合作院校联盟,将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办学基地进行强化培训。在联盟内推进教学改革,让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相互合作;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老学校与新学校之间相互融合,发挥联盟优势,实现集团、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共赢。
3、 推广基地式办学模式。
中锐教育集团的50多所合作院校,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根据集团教学需求,大部分学校都配备自己的实训室,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实训室数量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很多合作院校的实训室达不到集团要求的水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采取“基地式办学模式”,通过对各地的合作院校进行区域优化,集中建设一批一流的中心实训室,这些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一流水平,以满足本区域学生集中实训的需求,确保人才的质量。
C:请结合目前的情况,谈一谈中锐教育集团新思维是什么。
Z:我国现代科技的起步比较晚,目前很多技术仍停留在照搬、模仿、抄袭国外的阶段,教育缺乏创新。
中锐教育集团经过多年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学院派教学模式的限制,实施开放式教学,将企业培训、企业管理的理念注入教学中,让传统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进行巧妙结合,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先进教育理念,
除了理念上的突破,中锐教育集团在校企合作上也有创新。中锐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发展,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冠名班、订单班、以及强化式汽车训练营,实现了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中锐教育集团作为企业,具有自己的灵活性,通过投融资为职业教育院校解决了办学资金问题;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合作院校解决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的问题,弥补了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无法顾及的很多方面,填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未能解决的部分空白。
中锐教育集团在“如何加强集团化办学”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新路。
C:在这个百花齐放、蒸蒸日上的时节,您有什么话要对中锐教育集团的同仁们说吗?
中锐教育集团发展到今天,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中锐人的辛勤工作,是大家的付出换来了中锐教育这个品牌。
我认为任何一个组织,不论是企业、学校,还是政府,想要良性发展,都离不开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这种努力不仅指辛勤的工作,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集团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相辅相成,集团为员工提供成长的平台;员工的成长进一步促进集团发展壮大。集团的发展伴随着员工的成长,只有集团的发展轨迹与员工的成长轨迹相一致,集团才能生生不息、勇往直前。
作为新任总经理,我想说的是,努力为大家搭建一个“融合、进取、卓越”的工作环境,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我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集团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不管过去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多少失败的教训,我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发展之路,这需要我们全体同仁的共同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