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31日,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活动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承办,主要围绕2014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优秀校本教材和优质规划教材进行审评,共有400多本优秀校本教材参与了评选。
经过2天的评审,中锐控股旗下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汽车空调》获得二等奖,中锐敏捷科技公司申报的《汽车营销一体化实训指导书》和《汽车保险一体化实训指导书》获得三等奖。
中锐教育集团自2007年开始高职汽车专业教材的开发,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1.0版本教材发展到了目前正在开发的4.0版本教材,每年销售总量达到8万册。
中锐教育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教材为何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如此成绩?本刊记者专访了中锐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夏令伟。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教材开发从1.0到4.0
记者:中锐教育集团共研发了多少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校教材?具有什么特点?
夏令伟:中锐教育集团自2007年开始研发高职汽车专业教材,与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从1.0版本到目前正在开发的4.0版本教材,共出版发行了44本教材。
中锐教材以主机厂技术为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职业技能。每门课程包括一册理论教材和一册实训项目作业书,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结合,力求让实训课成为人人动手的“普及教育”。
目前正在开发的4.0版本教材,增加了新能源、汽车金融、汽车电商等新内容,并且增加了电子教材,以微课的形式,把视频和动画插入教材中,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规范操作技能。
多项措施
确保教材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记者:请问中锐教材通过什么途径保障教材的前沿性,确保教育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夏令伟: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做法保障教材的前沿性 提升教材的适用性。
1、建立校企合作的教材研发模式。
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2007年以来我们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等汽车主机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确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人才培养计划。
为配合专业群和教材体系的建设,中锐教育集团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全国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等行业优势企业合作。通过与汽车主机厂、汽车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获得了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针对企业的人才需要,研发教材,从而保证了教材的前沿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成立由汽车专家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
为了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我们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委员会由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汽车专业资深专家、汽车主机厂行业专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下属各类别4S店技术和管理专家、汽车行业协会专家、汽车保险与二手车评估与交易等专家组成,每年举办1~2次教材编写委员会会议,对教材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教材满足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3、严格挑选和管理教材编写队伍。
由中锐教育研究院牵头,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行业知名专家为顾问,从与中锐教育集团合作的36所高职院校中严格选取符合条件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此外,还邀请汽车主机厂、行业协会、汽车保险与二手车评估企业、汽车4S店的专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从而确保教材与行业最新技术的对接。
|